话音未落,刘胜面前浮现出一幅详尽的世界地图,递至刘备手中。刘备展开细看,震惊于那广袤的土地——北有草原,西接西域,东临大海,南达交州,汉域不过是其中一隅。
“先将冀州治理妥当。”刘胜叮嘱道,“长安局势即将生变,王允可能已在谋划除去董卓。”
一旦董卓身陨,长安必陷入混乱。届时,刘胜将派刘备迎接刘协返回冀州,借天子名义号令天下。
“长安会有变故?”刘备惊愕地问。
“无须急躁,我会及时告知你消息。”刘胜安抚道。
听罢,刘备稍觉安心。然而,当他正欲再言时,眼前景象逐渐模糊,直至彻底消失。待他清醒过来,手中依旧紧握那张世界地图,恍若隔世。
刘备再度展开布帛,略作审视后,慎重地将其卷好收于怀中。
随后几日,捷报纷至沓来。当渤海郡的最后一座城池落入公孙瓒之手时,冀州已然完全处于刘备的控制之下。
刘备召集诸将商讨渤海防御事宜,公孙瓒主动请缨:“玄德,末将愿担此重任。”
大殿内一时寂静无声。片刻后,刘备开怀大笑:“好!那就拜托你了,伯珪!”
他用人唯信,从不猜忌,不仅允许公孙瓒镇守渤海,更派遣严纲协助。此举令二人倍感钦佩。
自此,公孙瓒与严纲留守渤海,田豫、田楷、田畴则驻防河间;审配、颜良把守甘陵;张合、满宠重返巨鹿;田丰、麹义镇守中山;潘凤、赵浮、程奂戍卫博陵;高览据守常山,朱灵镇安平,吕虔守赵国。其余文武官员及袁氏族人皆随刘备返回魏郡。
……
魏郡,冀州治所邺城,东门外,关羽迎刘备入城。州牧府内,沮授禀告道:“主公,近来城中有谣言流传……”
……
谣言?
刘备听闻,本能地追问:“什么谣言?”
城中有流言传出,正所谓无风不起浪。
显然有人暗中挑拨。
刘备想知道这些流言的具体内容。
沮授答道:“有人说,朝廷颁发给主公的冀州牧任命诏书上,没有加盖玉玺。”
“还有传言称,主公虽被封为冀州牧,但并无正式官印和佩绶!”
“如今谣言四起,愈发嚣张。”
“甚至有人质疑主公担任此职是否名副其实。”
沮授的话让性急的张飞勃然大怒。
“简直是胡闹,是谁在城里胡言乱语?”
“我非得教训教训他不可!”
张飞激动地站起身,拿起丈八蛇矛,准备前往城中捉拿造谣者。
“翼德。”
刘备轻声制止。
张飞转身说道:“兄长,难道就这样放任那些搬弄是非的人继续诋毁您吗?”
此刻张飞显得十分愤慨。
刘备摇摇头,示意他冷静。
“去请史阿前来。”
不久后,锦衣卫统领史阿入殿。
刘备询问道:“关于城中的流言,你那边有何进展?”
众人目光都投向史阿。
史阿拱手回答:“流言刚出现时,我就已安排人着手调查。”
“种种线索显示,谣言的源头出自冀州的世家大族。”
此话一出,张飞再度起身。
“兄长,既然已找到线索,何不立刻派兵处置?”
“谁敢再多嘴,我就让他付出代价!”
华雄和胡轸也附和道:
“主公,将他们逮捕,公开处决,以儆效尤!”
他们三人意见一致。
谁若再敢造谣生事,就先杀了谁。
斩一人不服,便斩双倍。屠一城不服,则屠全境。
生死不过一线,权衡利弊后自会选择沉默。
刘备低头沉思,未发一言。
张飞心急如焚,转头看向关羽。
“二哥,若你于城中察觉流言散布,为何不……”
话音未落。
长久沉默的郭嘉忽然笑了出来。
“奉孝,你笑何事?”
张飞怒目而视。
“主君受人诽谤,你竟还能笑得出来?”
面对张飞的质问,郭嘉神色自若。
“主公心中所想,与诸位不同。”
郭嘉深知刘备此刻的想法,也明白刘备正在等待他的回应。
“若是翼德此刻派兵……”
“仅能治标,难治根本。”
“主公深思熟虑,欲彻底解决这顽疾。”
此言一出,众人豁然开朗。
沮授点头附和:“长远布局,一举根除,亦无不可。”
“但此法……”
“奉孝有何妙计?”
沮授询问郭嘉。
“你心中已有对策,又何必问我?”
郭嘉微微一笑。
沮授一时语塞。
这令张飞愈发焦躁。
“二位何必再故弄玄虚,速速明示。”
……
翌日清晨。
朝晖洒满大地,为邺城添上一圈金色光晕。
随着四门渐次开启,街道逐渐喧嚣。
行人渐多,商贩与农夫将货物蔬果运入城内,在菜市场与店铺附近叫卖。
城中热闹非凡,车马来往不息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