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健博空出来的常务副总需要人接任,后面的副总经理自然要从下面各个分厂、部门提拔,然后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。
最后,尽职尽责、将酿造一车间管理得井井有条的车间主任管兴业也获得了晋升,荣升酒厂副厂长,继续分管酿造一车间。
宝坛老窖公司有好几个分厂、十多个部门,其中酒厂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,酒厂的副厂长,将来很容易升为其他分厂厂长,最后搞不好升公司副总经理都是有可能的。
管兴业也相当兴奋,语无伦次地向陆董、唐总进行表态,表示一定继续爱岗敬业、保证酿造一车间的生产,绝不给公司产销两旺的势头拖后腿。
分厂车间主任以下的职位,就由唐健博后面自行调整了,陆家贵和周明易不再插手。
这一连串的调整下来,不少人都得到了升职加薪的机会,许多人都看到了奔头,干劲更加充足。
人事调整完毕后,整个宝坛老窖公司从老总唐健博到最基层的员工,都干得更快更猛了。
唐健博也立即进入角色,召集各部门负责人细化目标,落实责任,誓要100%完成年度销售额破10亿、冲刺15亿的目标。
周明易则返回鹏城陆氏投资总部,抽调了几个财务、法务、公关、谈判方面的精英骨干后,马不停蹄地飞往首都,为陆家贵争取民众银行的股份份额去了。
将公司的事情安排妥当后,陆家贵返回了家中,来到老宅,听大伯陆齐书、二伯陆齐信和父亲陆齐礼、大哥陆家安等人商议家族大事。
大伯陆齐书虽然对儿子陆家邦被开除公司有些芥蒂,但每个月领着家族基金的养老金,也还是有些感激的。
他搓着手,斟酌着道:“阿贵啊,你现在是省里的议会副主席,享受副省部级政治待遇,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。咱们陆家的宗祠,破败了几十年,年久失修,也没人有那个实力和威望牵头修整。现在你发达了,我和你二伯、你爸,还有你大哥商量了一番,又征求了其他几支族人的意见,大家都觉得是时候将宗祠修缮一番了。另外,族谱也要修订续一下,主要是把你的成就写进去,单开一页,让后世子孙都知道你取得的成就和为家族做出的贡献。”
修宗祠、续族谱、事迹单开一页,这样的提议,可谓正戳中了陆家贵的心坎。
前世他就是个平头百姓,族谱上也就一个名字,后面跟着妻子何雯英,连出生年月日都没有,没有任何介绍。当然,主要是他也没什么突出事迹可供介绍。
但这辈子,混到如今这个地步,终于算是光宗耀祖,长辈们一致认可要给他单开族谱了吗?
这种华国男人深入骨髓的成就感、荣耀感,比赚一个亿都让他舒坦。
这种事儿他不可能太过热衷,显得自吹自擂似的,因此强压下心里的激动,故作淡然地道:“我这么年轻,就进族谱,还单开一页,是不是不太好?”
父亲陆齐礼摆了摆手:“这无关年龄,只要成就够大,小孩子都能单开一页,何况你现在为家族、为宝坛县做了这么多贡献,还享受副省部级政治待遇,绝对够格。”
陆家贵点了点头:“那行吧,大伯、二伯、爸,这事儿你们商量就好。修宗祠、续族谱是好事,我支持。钱的事不用操心,各家象征性的凑个百八十块表表心意就行,剩下不够的,我全部补上。”
二伯陆齐信立马一拍大腿笑道:“我就说嘛,这是家族大事,阿贵一向注重家族团结,还专门成立了基金会,这事儿他肯定支持。”
陆齐礼更是满面红光,腰杆挺得笔直。小儿子出息成这样,他这辈子也值了。
接下来,以大伯陆齐书为牵头人,联络本族和其他各支各房的陆氏宗亲,开始成立筹款修宗祠、族谱。
陆家贵则派出了身边的谢建国为他的代表,负责出钱、联络设计单位、施工队、族谱编撰人员、印刷厂等等,帮助修宗祠、族谱。
就在陆氏家族热火朝天地开始筹备重修宗祠、族谱的时候,宝坛县地方志办公室的黄主任也亲自找上了门。
地方志办公室是明显的冷门单位,属县政府下属的事业单位,整个单位都只有三五个人,而且常年不流动,就那几个老学究拿着放大镜慢慢研究当地历史,将重要的人物、事迹写进去,供后人查阅参考。
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姓黄,已经五十多岁了,头发花白,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,第一次进入陆家贵的别墅,神色中有一些对豪宅的震撼,也有一些看破红尘的淡然。
人总是复杂的动物。
陆家贵在一楼小客厅接见了黄主任,黄主任不卑不亢地道:“陆主席,恭喜你当选省议会副主席,这是我们宝坛县开天辟地头一遭诞生这么高级别的领导。县里决定,要将你和宝坛老窖公司的发展历史写进地方志里,详细记录你白手起家、收购酒厂、勇夺央视标王、带领企业腾飞,以及你信息桑梓、提出茶叶种植惠农工程的建议。我这次来,就是想请求你和宝坛老窖公司,提供一些详细的资料和照片,支持我们地方志办公室的工作。我们一定实事求是,浓墨重彩地将你的事迹和宝坛老窖公司的发展历程写好,供后人参考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